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、197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卫・巴尔的摩于9月6日(周六)逝世N配资,享年87岁。
其妻子于周日证实了这一消息。
巴尔的摩的妻子黄诗厚(Alice Huang)表示,巴尔的摩当时正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接受临终关怀,死因是多种引发的并发症。
“他在当地期间病情迅速恶化并入院治疗,” 黄诗厚周日透露,“他选择不再接受进一步治疗或手术,之后进入临终关怀机构,最终与世长辞。”
他的妻子黄诗厚也是一名出色的分子病毒学家,现为加州理工学院高级教授。
相关资料显示N配资,巴尔的摩于1938年出生于纽约,曾就读于斯沃斯莫尔学院(Swarthmore College),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(MIT)、洛克菲勒大学(Rockefeller University)及爱因斯坦医学院(Einstein School of Medicine)攻读研究生学位。
巴尔的摩曾担任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(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第七任校长,任期近 9 年(1997年至 2006年)。
在加州理工学院任职期间,他致力于增加女性学生与教职人员的比例,同时还负责监管位于拉卡纳达 - 弗林特里奇市(La Cañada Flintridge)附近喷气推进实验室(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)的火星探测器项目。
开发商兼 civic 领袖伊莱・布罗德(Eli Broad)在巴尔的摩宣布退休时评价道:
“大卫・巴尔的摩必将载入史册,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,更是加州理工学院最杰出的校长之一。”
作为生物学教授,他在生理学与DNA研究领域成果卓著,还曾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研发艾滋病疫苗。在任期后期,他还牵头推动了一项金额达14亿美元的筹款活动。
1975年,37岁的巴尔的摩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2021年,他又获得拉斯克 - 科什兰医学科学特殊成就奖(Lasker~Koshland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in Medical Science)。
他在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为癌症研究带来了突破性进展,其中就包括对(一种罕见骨髓癌)的深入见解。
值得一提的是,巴尔的摩是中国科学界的挚友,担任西湖大学创校顾问,指导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。
他多次访华讲学,在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发表演讲,增进了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科研发展的了解。
(来源: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)
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