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50 年的冬天,39 岁的多尔衮带着一群王公大臣去京城郊外打猎,谁能想到,他竟然意外从马上摔了下来。这位在战场上威风凛凛、为大清打下大片江山的猛人,就因为这一摔博牛配资,身体迅速垮掉,没几天就没了命。
多尔衮去世前,单独见了亲哥哥阿济格。之后,45 岁的阿济格带着 300 名精锐,火急火燎地往京城赶,可惜还是晚了一步。郑亲王济尔哈朗早就带着大军,在京城门口等着他,直接把这位大清战神抓进了监狱。直到阿济格被关起来,14 岁的顺治皇帝才终于松了一口气,心里想着:这下稳了!
多尔衮的死实在太奇怪了。39 岁正是壮年,而且当时他的权力达到了顶峰,怎么看都不该这么突然地离世,更别说还是因为 “坠马摔伤” 这种荒唐的理由。更让人起疑心的是,多尔衮三兄弟的结局都不太好。1649 年,他最疼爱的弟弟多铎去世;第二年,多尔衮自己也没了;葬礼第二天,顺治就下令处死阿济格,理由是阿济格 “不尊重多尔衮”。这很难不让人怀疑,他的死和权力斗争有关。
当年,皇太极突然去世,有人说他是太思念海兰珠,伤心过度。那时候,32 岁的多尔衮也有资格争夺皇位,他的对手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,当时豪格 34 岁。两人实力差不多博牛配资,谁也不敢轻易动手。毕竟那时候马上要入关了,如果内乱,就没机会入主中原了。
展开剩余65%福临的母亲庄妃,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,一下子就看出了局势。她和多尔衮的福晋是堂姐妹,于是就拉上科尔沁草原的势力,去劝多尔衮放弃争位,改扶持自己 6 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。多尔衮觉得孤儿寡母好控制,就答应了。这样一来,豪格没了胜算,也只能妥协。最后,福临当了皇帝,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分别摄政,庄妃成了太后。
多尔衮摄政后,和孝庄的关系变得很不一般,甚至还有 “太后下嫁” 的记载。定都北京后,多尔衮的地位越来越高,从叔父摄政王一路升到皇父摄政王,连给顺治下跪都免了。1648 年,他还找借口把豪格关进监狱,豪格不明不白地死在了里面,豪格的正妃也进了多尔衮的后院。
豪格一死,多尔衮彻底掌握了大权,顺治就像个傀儡。但按照规矩,皇帝 14 岁就要亲政,多尔衮就得交权,可偏偏多尔衮在顺治 14 岁这年突然死了,这里面会不会有孝庄太后的谋划呢?
1650 年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。顺治 14 岁,亲政是必然的,孝庄不可能不提前为儿子打算。但多尔衮愿意交权吗?要是他不愿意,双方打起来,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。而且这一年,多尔衮还追封自己的母亲阿巴亥为皇后,把牌位放进太庙。阿巴亥也挺传奇,12 岁就嫁给 42 岁的努尔哈赤,两年后就成了大福晋,还生了三个儿子。后来她被人告发和代善有染,不过努尔哈赤没多久又恢复了她的地位。努尔哈赤临死前,只有她在身边,但回来后就被皇太极逼着殉葬了。
多尔衮死后,顺治的表现简直像在演戏。一听说多尔衮死了,马上全国发丧,让大家都穿丧服。灵柩快到京城时,他带着文武百官穿着丧服,在城外跪着迎接,哭得稀里哗啦。还下诏书夸多尔衮的功劳,用皇帝的规格下葬,甚至追尊他为皇帝。但另一边,他早就安排济尔哈朗在城门口等着抓阿济格,葬礼第二天就处死了阿济格。两个月后,顺治亲政,马上列出多尔衮 14 条罪状,剥夺他的一切荣誉,还毁墓掘坟。
顺治这么做也能理解,从小他就被多尔衮压着,肯定心里憋屈。刚死的时候对他那么好,不过是为了稳住多尔衮的手下,等大局已定,就开始清算。
多尔衮到底有没有称帝的想法呢?我觉得他没称帝,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儿子,就算当了皇帝,最后也是便宜别人。另一方面,孝庄太后很有手段,为了儿子的江山,说不定真的和多尔衮有 “事实婚姻”。至于多尔衮的死博牛配资,摔下马可能是真的,但也不排除被人换药谋杀,毕竟后来康熙对付鳌拜,也用过类似的手段。在权力斗争里,死人确实比活人让人放心多了。
发布于:江西省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